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金融监管总局7月10日发布风险提示称,金融监管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总局不实承诺、发布风险防范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提示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三大套路,诱导消费者要注意防范。网络
混淆概念误导贷款。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言语误差,金融监管如以“分期缴费”“分期付款”替代“分期贷款”,总局有意误导或迷惑消费者在未充分了解服务内容和合同条款的发布风险防范情况下,完成线上签字或刷脸认证,提示签署网络贷款合同。虚假宣传过程中,诱导不法机构或平台可能通过诱导填写或技术手段窃取等方式收集个人信息,网络转卖给其他机构用于诈骗等非法用途,消费者面临个人信息被不当使用的风险。
不实承诺诱导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欺诈性承诺、夸大效果、杜撰信息,如宣传“包过拿证”“政策即将变化”“报名后国家有助学金奖励”甚至承诺就业保障等,引诱、催促消费者报名并办理贷款。在合同中模糊内容表述或设置极为苛刻且仅利于机构或平台的条款,比如若退费必须扣除高额违约金等,增加解约成本。有些机构或平台实为“壳公司”,主要目的是骗取钱财,无法提供实质服务,甚至不断变换地址逃避监管或法律责任。消费者发现被骗后,往往因机构跑路导致维权困难。
隐瞒贷款实际成本。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只宣传较低的表面利率、日利率、月利率,不披露较高的实际利率、年化利率、综合借贷成本,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或者在宣传时模糊收费标准,故意隐瞒额外费用,实际操作中以“额外服务”“高端定制”、违约金等名义额外收费,导致实际支付的息费远超预期。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消费者应提高警惕,理性分析高回报承诺,核实宣传真实性,拒绝各类话术套路。在选择服务时,消费者应优先考虑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机构,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资质信息。办理业务时要谨慎提供个人信息,定期检查账户异常情况,发现信息泄露及时采取措施。
责任编辑:游婕
(责任编辑:综合)
-
为切实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工作,近年来,汉阴县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通过“七个聚力”,促推全县自主就业返乡退役军人高质量充分就业。聚力继续教育,提升学历层次。积极落实学历提升教育政策,支持鼓励自主就业退役 ...[详细]
-
贝店开店俨然已经成为一种风尚和潮流,不管是待产孕妇、白领、宝妈、大学生,还是家庭妇女,而且贝店的仓储、物流、客服系统都是一流的,这更让贝店深受消费者、贝店主的喜爱:似乎已经到了“人手一家贝店”的局面了 ...[详细]
-
8月1日不延期,銅50%,點名晶片,未來兩天再寄15到20封|天下雜誌
8月1日不延期未來兩天再寄15到20%,對一些國家徵收60%或70%232關稅將至!銅50%,藥品、晶片遭點名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立刻訂閱全閱讀,即可享全站不限篇數閱讀 ...[详细]
-
昨天,台风“丹娜丝”已减弱为热带低压,但它所带来的风雨影响还未结束,作为“暴雨刺客”的它已给泉州带来较大影响。昨天泉州大部分地方出现降水,山区部分乡镇出 ...[详细]
-
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近年来泉州积极构筑跨境电商创新发展高地,2019年12月获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来,全市跨境电商累计出口额超800亿元,出口年均增长超一倍,为服务双循环和促进数字贸易发展做出了积极 ...[详细]
-
网店怎么开,开网店卖什么,往往是卖家应该最为关注的一个点。开网店卖什么的答案,往往是啥赚钱就卖啥,但这种思维是严重错误的,容易导致卖家跟大流、没有主见,也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决定应该卖什么,最终导致 ...[详细]
-
发布者:娜娜 浏览量:114发布时间:2025/7/15 10:13:36 ...[详细]
-
從「關係超好」到「被寵壞」 日本拉攏川普的關稅談判策略為何失敗?|天下雜誌
主動在關稅談判釋出善意的日本,短短幾個月談判後換來的是川普翻臉,日本的出牌策略為何招致反彈? 您的閱讀篇數已達上限立刻訂閱全閱讀,即可享全站不限篇數閱讀 ...[详细]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王小月)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7月9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1000亿件,比2024年达到千亿件提前了35天。这一数据不仅展现了邮政快递业对促进消费升级和实体经济增长的 ...[详细]
-
枞阳在线消息近日,走进枞阳县桥港工业园区得壹能源项目施工现场,挖掘机轰鸣,土石翻飞,现场一派繁忙。“没想到公安机关破案效率这么高,8小时就把我挖掘机内被盗的电子设备追回来了!”提及挖掘机传感器被盗案侦 ...[详细]